陕建五建集团诞生于新中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之际,1953年为承建国家“一五”时期重点工程建设应运而生,前身是国家电力工业部下属的西北电业管理局的分支机构。第一代五建人在条件极其艰苦、设备极其简陋的情况下,攻克系列技术难题,建成了施工难度极大的灞桥热电厂六十米烟囱和兰州电厂等,是西北地区电力建设当之无愧的开拓者和奠基者。
查看详情
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企业经营管理、施工规模和产品质量得到很大提升,组织机构得到进一步健全,职工人数发展至2500余人,实现了由零星建筑向大体量建筑,由火电施工向土建施工的转型。这一时期,公司扎根西部、支援三线、投身国家建设前沿,承担了陕西鼓风机厂、陕西缝纫机ㄏ、西安煤矿机械厂、陕西冷库、西安化工厂等一大批重点项目的建设任务,支援了人民大会堂建设。
查看详情
随着“文革”结束,拨乱反正,迅速恢复了生产秩序,紧跟改革开放的步伐,率先发布了“超产奖励办法”“材料五统”等先进管理办法,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率先应用了“计算机技术”“预应力技术”“钢模板、钢脚手架”等先进的施工技术,具备了较高的施工水平。建设了省肿瘤防治研究所、西安宾馆、西安钟表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学教学楼和研究生楼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重点项目,圆满完成了援建喀麦隆会议大厦任务,受到国务院副总
查看详情
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公司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大力推行三项制度改革,落实经济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发展活力,建立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工程质量指标荣获省建系统“八连冠”,居省内同行之首。相继承接了中日合资的“三唐工程”,中港合资的“古都大酒店”和“西都大厦”,不论是项目规模、社会影响力、技术难度都达到了当时最高水平,公司声誉空前提高。承建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办公楼等,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查看详情
由于建筑市场的萎缩和外资的撤出,公司进入十分艰难的发展时期,面对困境,全体职工不等不靠,主动走出去寻找机遇,成立了房地产公司、装饰公司,相继承接了海南、威海、上海房地产工程和珠海填海工程等,还成立连环磁带厂,积极探索产业转型,推动公司形势不断好转,尤其是这些困难磨砺了全体五建人团结一致、坚韧不拔的精神,为后期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查看详情
公司从整治施工现场抓起,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施工项目多次获评陕西省文明工地,承的陕西省地矿局5号高层住宅捧回公司史上首个“鲁班奖”,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尤其以精湛的施工技艺、优秀的服务品质和卓越的施工组织能力,完成了施工难度极大的法门寺合十舍利塔工程,该项目被定为“万世人文经典工程”,获得詹天佑奖。
查看详情
公司进入发展“快车道”,五建人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奋勇攀登的意志,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业绩,成为陕建集团内荣获鲁班奖工程最多的企业之一,成为第一家荣升房建特级资质和首家获得“陕西省质量管理奖”、“全国文明单位”的省属施工企业,连续两届在全省建企信用评级活动中排名第一,连续两次荣登省属建筑业百强榜首,建成了陕西大会堂、西北妇女儿童医院、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3A航站楼、赛格国际购物中心等一大批经典代表之作
查看详情